本市動態
筑巢迎鳳棲 發展注活力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專題詢問為營商環境“挑刺”
專題詢問,是人大常委會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開展監督的重要方式,也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路徑方式。
日前,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對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兩個多小時的詢問里,一個個“火辣”問題接連拋出,應詢者一一答復,問出了“辣味”和壓力,答出了責任和擔當。
“本次專題詢問采取‘一問一答、有來有往’的互動方式進行。提問時間不超過2分鐘,答復不清楚或不滿意的可以追問,詢問涉及部門回答問題力求準確、簡潔?!睘榱吮苊鈱n}詢問流于形式,主持人在會前明確要求,被詢問人回答問題要有針對性,多談如何去做、如何解決問題,確保專題詢問問出癥結、問出責任、問出實效。
“要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有哪些舉措和做法?”
“如何破解企業用地方面的難題?”
“退稅減稅工作是否落實到位?如何切實為納稅人紓困解難?”
……
圍繞這些問題,9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連續提問、追問,對我市營商環境建設中有關政策落實、配套服務、要素供給、法治環境、政務服務等方面的問題,代表群眾和企業發問,所提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代表性,反映了群眾的心聲和企業的訴求;市政府及9個市直部門相關負責人現場“答題”,直面問題,不遮不掩,回答翔實客觀,答復中既有簡要的工作介紹,更多的是明確、具體、可操作的工作舉措。一問一答中回應了關切,增進了理解,凝聚了共識,推動了工作。
“我市是否還存在隨意執法、任性執法等問題?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證‘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全覆蓋、常態化?”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千月的問題直擊要害。
“市場監管局作為牽頭部門,在全市各級各部門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通過‘三無一結合’,即清單之外無檢查、計劃之外無抽查、后續處置無例外以及雙隨機抽查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相結合,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一些領域和部門存在的隨意執法、任性執法等問題逐漸在我市銷聲匿跡?!泵鎸栴},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寧鳴飛坦誠回答。
后面的問題一個比一個“辛辣”,一個比一個具體。
“有許多中小企業反映融資難、成本高,如何優化融資環境,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紀志金提出問題。
“對此,我們集中采取了一系列助企紓困金融舉措?!笔械胤浇鹑诠芾砭志珠L汪俊嶺直面問題毫不遮掩,坦誠回答,“一是完善金融支持政策,確保企業穩健融資;二是聚焦服務實體經濟,持續增強金融助企紓困作用;三是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提升金融發展活力……下一步將通過加大信貸投放、創新產品服務以及拓寬融資渠道等方式,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撬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業和重點領域?!?/p>
提問、回答、追問……委員們直擊靶心接連提出的9個問題,有的著眼宏觀,有的關注具體,直接點中我市營商環境的現狀與未來、難點與要點、制約與瓶頸。
哪里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資金就往哪里流,項目就在哪里落。為搞好此次專題詢問,把問題找準、把情況摸透,市人大常委會成立了優化營商環境執法檢查組,深入大城縣、永清縣、霸州市開展執法檢查,查閱了相關文件資料和清單臺賬,到縣(市)政府服務大廳和相關企業進行實地檢查,并與縣(市)人大常委會、政府負責同志,相關部門及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同時,結合正在開展的五項聯動監督和“6+1”聯動監督“回頭看”,廣泛收集縣(市、區)人大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對專題詢問進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在此基礎上,將征集到的問題、建議歸納匯總持續用力抓、多措并舉抓、對標先進抓、緊盯效果抓,剔除雷同、反復論證,最終“吹糠見米”確定了詢問的方向和重點,為開展好專題詢問打下了堅實基礎。
對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專題詢問,真正問出了人民群眾和企業的心聲,問出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問出了今后工作的辦法?!皟灮癄I商環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進行時、沒有結束時,需要響鼓重槌、久久為功?!笔腥舜蟪N瘯敝魅卫罟饛姳硎?,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廊坊營商環境現狀,切實增強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改”上下功夫,切實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同時發揮職能優勢,切實推動我市營商環境持續向優向好發展。